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现代人久坐办公、低头刷手机,颈部酸痛成了家常便饭。为了缓解不适,许多人选择按摩放松,甚至自行“暴力扭脖”,殊不知,颈部并非随意可按的“解压区”,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严重健康风险。
颈部是人体“交通要道”,按摩需谨慎 颈部结构复杂,连接头部与躯干,集中了气管、食管、动脉、静脉、神经和淋巴等重要组织。其中,椎动脉为大脑供血,颈动脉负责向头部输送血液,颈神经则支配上肢和肩颈感觉。 一旦按摩手法过重或操作失误,可能压迫血管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昏厥;刺激神经引发手臂麻木、疼痛;甚至造成椎间盘损伤、颈椎错位,加重颈椎病。 哪些情况按摩是“火上浇油”? 1、颈椎病急性期:若已出现颈痛、手麻、头晕等症状,按摩可能刺激炎症部位,加重神经水肿,导致症状恶化。 2、骨质疏松患者:老年人骨密度降低,按摩力度过大易引发骨折或关节错位。 3、高血压、动脉硬化人群:颈部血管壁脆弱,暴力按摩可能诱发血栓脱落,导致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4、颈部有肿块或炎症:如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炎等,按摩可能刺激病灶扩散。 科学按摩,记住这几点 1、选择正规机构:避免街头“盲人按摩”或非专业场所,优先选择医院康复科或持有资质的理疗机构。专业医师会通过触诊、影像学检查评估颈椎状态,制定个性化方案。 2、手法轻柔为先:以揉捏、点压为主,避免“咔咔”扳颈或快速旋转头部。尤其要避开颈动脉窦(位于喉结两侧),此处受压可能引发心率骤降、血压下降。 3、时间频率要控制:单次按摩不超过20分钟,每周1-2次即可。过度按摩会破坏颈部肌肉的自我修复能力,反而加重疲劳。 4、日常保养更重要:避免长时间低头,每30分钟活动颈部;睡觉时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保持颈椎自然曲度;加强肩颈肌肉锻炼(如游泳、瑜伽),增强稳定性。 警惕“按摩后遗症” 若按摩后出现持续头痛、恶心、手麻、行走不稳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这些可能是椎动脉夹层、脊髓损伤或神经根受压的信号,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瘫痪等不可逆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