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特朗普确诊静脉功能不全,这种常见病该如何预防?
    发布日期:2025-07-21 09:13:50       作者:New Media       浏览:1.2万

    近日,79岁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被确诊患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其小腿肿胀症状引发公众关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一种什么疾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什么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因静脉瓣膜损伤或静脉高压导致血液回流不畅的疾病,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静脉曲张,严重时可引发皮肤溃疡。


    早期:久站后小腿发胀、夜间抽筋;  

    中期:肉眼可见的静脉曲张、皮肤变黑;

    晚期:顽固性水肿、甚至溃烂(俗称“老烂腿”)。


    171.jpg


    发病机制


    1.静脉瓣膜“阀门”失灵


    静脉内有单向瓣膜,防止血液倒流。当瓣膜因先天缺陷、老化或外力损伤而关闭不全时,血液会淤积在下肢,形成静脉高压。


    2.静脉壁弹性下降


    血管像橡皮筋,长期受高压拉伸会变松弛,导致静脉扩张、迂曲(肉眼可见的“蚯蚓腿”)。 


    3.小腿“肌肉泵”功能减弱 


    走路时,小腿肌肉收缩像“水泵”一样推动血液回流。久坐、缺乏运动会让肌肉泵“怠工”,血液淤积加重。


    6大高危诱因


    1.长期久站/久坐(职业相关)


    教师、外科医生、司机、办公室白领、空乘等岗位。持续站立或静坐时,小腿肌肉不活动,静脉血回流阻力增加。


    2.年龄增长(不可逆因素)


    30岁后静脉瓣膜功能每年下降0.5%-1%,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40%。


    3.性别与激素影响


    女性风险是男性的3倍,雌激素会降低静脉壁弹性,怀孕时子宫压迫静脉+血容量增加。


    4.肥胖(腹压增高)


    腹部脂肪堆积→压迫腹腔静脉→下肢回流受阻。


    172.jpg


    5.遗传因素(先天薄弱)


    父母有静脉曲张,子女患病风险会更高。


    6.其他疾病继发


    深静脉血栓(血栓后综合征)、心力衰竭(静脉回流受阻)、慢性咳嗽/便秘(腹压反复升高)等。


    日常该如何预防?


    1.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久站久坐:每30分钟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抬高下肢:休息时垫高腿部15-20厘米,减轻静脉压力。

    控制体重:减少腹部脂肪对静脉的压迫。


    2.运动干预


    低冲击运动:游泳、骑自行车可增强小腿肌肉泵功能。

    踝泵练习:坐姿时反复勾脚尖,每日3组,每组20次。


    3.医学防护


    梯度压力袜:选择15-20 mmHg压力的医用弹力袜,尤其适合长途旅行时穿戴。

    定期筛查: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4.饮食建议


    高纤维饮食:预防便秘(腹压升高会阻碍静脉回流)。

    补充类黄酮:蓝莓、柑橘等富含抗氧化物质,可增强静脉弹性。


    5.常见误区


    跷二郎腿→压迫腘静脉 

    穿紧身裤/高跟鞋→阻碍血液回流 

    热水泡脚/蒸桑拿→高温扩张静脉 

    暴力按摩→可能诱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