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2.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文献解读丨荆防颗粒改善寒湿型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发布日期:2025-09-14 15:42       作者:NewMedia       浏览:1.3万

    变应性鼻炎(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临床高发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以鼻塞、流涕、鼻痒、喷嚏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其中,寒湿型因受低温高湿环境诱发,病机以“寒邪凝滞、湿邪困脾”为核心,常规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虽能暂时缓解症状,却难以修复鼻黏膜病理损伤、改善免疫紊乱,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赵琰团队在《世界中医药》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证实荆防颗粒对大鼠的寒湿型变应性鼻炎具有改善作用。本研究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致敏结合长期低温高湿环境饲养的方法构建了寒湿型AR大鼠病证结合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荆防颗粒低剂量组、荆防颗粒中剂量组、荆防颗粒高剂量组,通过大鼠鼻炎症状评估、大鼠脾指数测定、组织学分析、ELISA实验、qRT-PCR实验等方法研究具体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荆防颗粒可有效改善寒湿型过敏性鼻炎,较好改善鼻炎症状、炎症介质水平及鼻黏膜组织形态,改善鼻黏膜损伤等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表达和增强线粒体自噬有关。


    鼻炎1.png


    PART.01

    实验结果


    1、各组大鼠一般情况、鼻炎症状及外周血清OVA-SIgE水平的比较


    荆防颗粒给药组大鼠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各症状逐渐趋于正常,毛发虽情况缓解,偶有挠鼻,喷嚏和流涕症状并不明显,荆防颗粒高剂量组较发黄蓬乱但不容易脱落,精神从萎靡变得喜好活动,荆防颗粒低、中剂量组鼻炎症状减轻更明显,精神状态良好,毛发干净整洁(P < 0.01)。与模型组比较,荆防颗粒给药组大鼠血清IgE水平明显降低(P < 0.01),其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gE降低最为显著(P < 0.01)。


    鼻炎2.png

    表1 各组大鼠鼻炎症状评分及外周血清OVA-SIgE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为无数据


    2、大鼠脾指数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指数明显增加(P < 0.01);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荆防颗粒中、低剂量组大鼠脾指数有明显降低(P < 0.01),高剂量组脾指数显著降低(P < 0.05)。


    鼻炎3.png

    表2 各组大鼠脾指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为无数据


    3、荆防颗粒对AR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大鼠鼻黏膜有较好恢复,仅有部分杯状细胞和少量炎症介质浸润;荆防颗粒给药组大鼠鼻黏膜炎症细胞浸润、鼻黏膜损伤等炎症反应减轻,其中,低剂量组大鼠鼻黏膜改善最为明显。


    鼻炎4.png

    图1 荆防颗粒对AR大鼠血清粘膜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HE染色,X400)


    4、荆防颗粒对AR大鼠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大鼠血清中IL-4、IL-5、IL-13的浓度均明显降低(P < 0.01),IFN-γ浓度明显升高(P < 0.01);荆防颗粒低剂量组大鼠血清 IL-4、IL-5、IL-13 浓度明显降低(P < 0.01),IFN-γ 浓度显著升高(P < 0.05);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 IL-4、IL-5 浓度明显降低(P < 0.01),IL-13浓度显著降低(P < 0.05),IFN-γ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荆防颗粒大鼠血清中的IL-5和IFN-γ浓度明显改变(P < 0.01),IL-4和IL-13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鼻炎5.png

    图2 荆防颗粒对AR大鼠血清IFN-γ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鼻炎6.png

    图3 荆防颗粒对AR大鼠血清IL-4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鼻炎7.png

    图4 荆防颗粒对AR大鼠血清IL-5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鼻炎8.png

    图5 荆防颗粒对AR大鼠血清IL-13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5、荆防颗粒对AR大鼠鼻黏膜组织PINK1、Parkin、TOM20、LC3、p62mRNA表达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 PINK1、Parkin、LC3 mRNA水平明显降低(P < 0.01),p62、线粒体膜蛋白 TOM20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1)。荆防颗粒给药后促进了PINK1、Parkin、LC3 mRNA的表达,低剂量组促进效果更显著(P < 0.05);在给药后,p62、TOM20 mRNA的表达有下降趋势,其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鼻炎9.png

    图6 荆防颗粒对AR大鼠鼻黏膜组织PINK1 mRNA表达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鼻炎10.png

    图7 荆防颗粒对AR大鼠鼻黏膜组织Parkin mRNA表达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鼻炎11.png

    图8 荆防颗粒对AR大鼠鼻黏膜组织TOM20 mRNA表达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鼻炎12.png

    图9 荆防颗粒对AR大鼠鼻黏膜组织LC3 mRNA表达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鼻炎13.png

    图10 荆防颗粒对AR大鼠鼻黏膜组织 p62 mRNA表达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PART.02

    实验结论


    此研究充分证实了荆防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表明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有效改善大鼠鼻炎症状、炎症介质水平、鼻黏膜组织形态及病理学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表达,增强线粒体自噬。

    荆防颗粒出自明代张时彻《摄生众妙方》,原名荆防败毒散。方中荆芥、防风味辛性温,发散风寒,抵御外邪,为君药;羌活、独活、川芎祛风胜湿,发外湿化内湿,湿祛则脾健;柴胡、前胡、桔梗可解表宣肺化痰,恢复肺气正常宣发肃降之能;茯苓则健脾化痰,淡渗利湿,提脾脏之能。诸药同用,共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之效,与寒湿型AR的病因病机契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杨盈欣,闫莹,牟艳芳,等.荆防颗粒改善大鼠寒湿型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5,20(10):1705-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