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医生从来不碰的3个伪健康习惯,很多人被误导多年!
    发布日期:2025-09-12 17:31       作者:New Media       浏览:10.4万

    在养生热潮中,不少人跟风践行着看似“健康”的习惯,却不知这些行为可能暗藏风险。尤其以下3个被频繁提及的“养生方式”,实则是医生极少认可的伪健康习惯,若长期坚持,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负担。


    长期吃全杂粮饭,越粗越多越好


    很多人认为杂粮富含膳食纤维,能通便、控血糖,所以顿顿吃纯杂粮饭,甚至用豆类、燕麦米等“超粗杂粮”完全替代白米,觉得“越粗越健康”。


    医生不推荐的原因:


    过量杂粮会加重肠胃和肾脏负担:杂粮中的膳食纤维(尤其是不可溶性纤维)虽有益,但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仅为25-30g,若顿顿吃纯杂粮饭(如100%糙米、藜麦),容易导致纤维摄入超标。


    微信图片_2025-09-12_172228_334.png


    一方面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腹胀、消化不良,尤其老人、小孩或肠胃功能弱的人,可能出现嗳气、反酸。另一方面,杂粮中的“植酸”会与钙、铁、锌等矿物质结合,影响吸收,长期可能导致微量元素缺乏。


    正确做法是“粗细搭配”,比如白米与杂粮按7:3或6:4的比例混合,既保留杂粮的优势,又避免肠胃和肾脏压力。


    每天喝够8杯水


    “每天8杯水”的说法流传极广,很多人不管自身情况,强迫自己喝够2000ml,甚至用“定时喝水”的方式硬灌,觉得少喝就会导致身体缺水、影响代谢。


    医生不推荐的原因:


    其实个体对水的需求差异极大:最初“8杯水”的说法来自1945年美国的一项建议,但原文明确“包括食物中的水分”(如蔬菜、水果、粥、汤中的水),而非单纯喝白开水。


    微信图片_2025-09-12_172231_103.png


    成年人每日需水量受体重、活动量、环境影响极大——比如60kg的办公室人群,每日喝1200-1500ml即可;而100kg的运动员在夏季运动后,可能需要2500ml以上;盲目喝够2000ml,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尤其对心肾功能不全的人,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引发水肿。


    身体有“天然补水信号”:无需刻意计数,当感到 “口渴”时再喝水即可(注意:老年人对口渴的感知会减弱,可适当主动少量喝),尿液颜色也能判断 ——若尿液呈淡黄色,说明水分充足;若呈深黄色,再及时补水,比“硬灌8杯”更科学。


    用“果蔬汁”代替吃完整果蔬


    很多人认为果蔬榨汁后,营养成分能被身体快速吸收,且喝起来方便。


    微信图片_2025-09-12_172233_286.png


    医生不推荐的原因:


    核心营养“膳食纤维”几乎全流失:果蔬中的膳食纤维(如苹果皮中的果胶、芹菜中的粗纤维)是控血糖、促排便的关键,但榨汁过程中(尤其是过滤掉果渣后),90%以上的膳食纤维会被去除;剩下的只有糖分(如一杯橙汁≈5-6个橙子的糖,却无纤维),喝果蔬汁不仅无法通便,反而会让糖分快速进入血液,导致血糖飙升,长期喝还可能因纤维缺乏加重便秘。


    而吃完整果蔬,既能保留纤维和维生素,还能通过“咀嚼”刺激唾液分泌,帮助后续消化,比喝果蔬汁更健康。